以精耕细作培育网文精品
平均每分钟超10万字,精耕精品这是细作当前我国2400万网文作者的创作速度;另一边,短视频以每分钟9万条的培育速率冲刷屏幕。短视频的网文兴起分流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读者,如何应对挑战?这在中国作协举办的精耕精品“文学e路同行——欢迎网络作家回家”主题活动周上成为热议话题。
一个共识是细作:新技术浪潮下,网络文学主流化、培育精品化不是网文选择题,而是精耕精品必答题。从“以量制胜”主动转向“以质破圈”,细作网络文学创作方能站稳脚跟,培育进而涌现持久向上的网文能量。正如中国作协主席、精耕精品党组书记张宏森在活动现场所说,细作“内心要有一道闸门,培育时刻保持住好的流速、好的浪花、好的声响,保持住心中的刻度,保持住对写作的敬畏和尊严”。
提升品质,打造跨越时间的生命力。网络文学已经走到靠品质取胜的阶段。短剧、AI等新业态的冲击,实则为网文升级提供了契机。同质化、套路化的“水作”,只能滋生出悬浮无力的“速生林”。以精耕细作培育精品,网络文学的森林才能郁郁葱葱。
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淘洗,因其凝聚着跨越代际的精神共鸣。曹雪芹“披阅十载,增删五次”,让《红楼梦》成为文学经典。今天的网文作者或许难有这般“奢侈”,但精品化的逻辑始终相通。事实证明,流量易逝,只有优质内容才能穿透时间壁垒。这需要创作者一方面锤炼作品的文学性、思想性、艺术性,以网文精品对抗速朽;另一方面警惕被市场的“风向”吹跑,在创作上本末倒置。
多元创新,拓宽主流化表达空间。精品化绝非曲高和寡,而是以创新满足多元需求。《陶三圆的春夏秋冬》聚焦乡村全面振兴,书写三代村民的脱贫致富故事;《我们生活在南京》通过时空对话传递人性温度,展现科幻文学的现实关怀。这些作品既赢得市场认可,又彰显时代精神,证明网络文学可以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。
面对AI技术的冲击,网络文学需明确技术为笔锋,而非代笔之手。部分平台引入AI辅助世界观设定,释放创作者的叙事能力;晋江文学城发布AI辅助写作的规范和判定,中国作家网给出“与AI创作撞文”的退稿说明书……业界一边探索AI写作边界,一边捍卫原创价值。技术浪潮下,创作者更应保持定力,用AI“磨刀”而非“代工”。
网络文学以蓬勃向上的创作面貌、瑰丽迷人的海量作品,构成了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学的新景观。蓬勃生长的过程,还需要深度扶持和积极引导。近年来,中国作协从教育培训、网文出海等方面助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,各平台逐步转向挖掘作品的长期价值和潜力,探索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行业生态,激励创作者远离“注水”,潜心雕琢。
文学的河流永远向前。网络文学一直在浪潮中雕刻自己的航标,在进化中寻找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。当技术、平台与创作者形成合力,网络文学里的中国故事,必将更生动鲜活。
- [2025-05-09 00:19] 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!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
- [2025-05-08 23:51] 红色演艺、“简述中国”、古乐演奏……清明假期“文博游”火热
- [2025-05-08 23:46]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
- [2025-05-08 23:45]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
- [2025-05-08 23:43] 40万买到“二手车” 法院判决经销商“退一赔三”
- [2025-05-08 23:42]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
- [2025-05-08 23:36] 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- [2025-05-08 23:17]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
- [2025-05-08 23:12] 城乡织密“文化网络” 全民共享“文化大餐”
- [2025-05-08 23:08] 国家药监局: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
- [2025-05-08 22:53]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.4%
- [2025-05-08 22:35] 两会声音
- [2025-05-08 22:28] 新华全媒+丨保障就位干劲足——多地春耕一线扫描
- [2025-05-08 22:24] 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:从票房神话看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
- [2025-05-08 22:15] 国家医保局: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
- [2025-05-08 21:58] 《黑神话:悟空》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
- [2025-05-08 21:51] 湖北:餐饮消费、美容美发、直播带货成上半年投诉热点
- [2025-05-08 21:46]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
- [2025-05-08 21:45] 交通运输部: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
- [2025-05-08 21:45]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,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